政府剛發表了施政報告,又再次提出推動六大新產業的重要性.但是實質期望和作用有多大.不妨問問相關行業的人仕,大概可略知一二.
還記得之前推出的'創新'發展方案如中藥港,數碼港等.往往貨不對辨.至於西九文化區,十年都仍在紙上談兵,真是十年一夢.不過今非惜比,香港人又有多少個十年可以再浪費.始終思維模式不變,決心不夠,缺乏遠見才是至命傷.單靠老本行金融過日子,可預見將來的日子未必好過.這個需要額外留神.
筆者持有之意馬國際,理應直接受惠.如今其製作之動畫終於排除萬難在全球上畫,票房巳是其次,它的成功,可說是香港人的驕傲.但是要感謝的可能不是政府,而是Winnington基金至真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6項優勢產業規劃粗疏 政府必須提出配套政策
(明報)2009/10/15
【明報專訊】行政長官 曾蔭權 第5份《施政報告》的重點,是發展6項優勢產業,就施政理念而言,這是曾蔭權個人的突破,因為他終於接受了產業概念,並同意政府投放資源來推動產業發展。但他只提出了發展方向,相應政策是否有助產業發展仍是疑問——例如,政府以活化工廈為名,以發展產業為包裝,給工廈業主優惠,但卻沒有要求優先顧及產業營運者的條件;這一良好意願的政策,最終會否淪為類如數碼港地產項目喧賓奪主的局面,值得關注。
釋放工廈潛力業主得益
產業會否受惠未知之數
過去,曾蔭權的施政側重於佔本地生活總值(GDP)60%的四大支柱產業,即金融、旅遊、貿易物流與工商專業服務,其中更鍾情於金融業,認為香港與紐約 、倫敦 一樣,靠金融業就可以養活香港市民。一場金融海嘯,使曾蔭權改變了這個固執,接受香港經濟不能獨沽一味,要朝多元化方向發展,這個轉變,不但是他在認知上的進步,也顯示曾蔭權對於變動的觸覺,仍然敏銳。
本港土地資源矜貴,而在高地價、高樓價和高租金的桎梏下,百業營運維艱,扼殺了不少行業,因此政府發展6項優勢產業,首先著眼於處理土地資源問題,其中一個方案是釋放約1100幢工廈的潛力,鼓勵業主重建或改裝,使之能夠成為產業所用。這個政策,表面上符合邏輯,但是新政策下工廈的最大得益者,是業主,與6項優勢產業並無必然關係。
據測量師的分析,新政策之下的工貿樓宇,價格必然上漲,無論是重建或改裝之後,租金較之現在也必然大幅上升。這樣的話,工貿樓宇的業主受惠於政府對工廈鬆綁的措施,在「地產發展」部分肯定無問題,若乙級寫字樓有價有市,業主爭相重建或改裝,政府調動起工廈業主的積極性,屆時或許出現外表破爛不堪的工廈相繼消失,但是政府推動的6項優勢產業能否受惠,卻是未知之數。
6項優勢產業之中的文化創意產業,目前不少業者租用工廈營運,這是因為工廈租金廉宜,他們可以負擔,但是曾蔭權宣布工廈新政策之後,已經有在工廈營運的小企業擔心加租,令成本大增,使他們難以營運下去。若最終出現這種情况,則新政策是協助了一些文化創意業者發展、抑或是扼殺了他們的生存空間?政府需有配套措施,讓新政策不致違反原意、事與願違。
同樣地,政府要發展的教育產業,從施政報告的內容看來,只介紹了已經撥出4幅土地給4個辦學團體興建國際學校,也已預留兩幅市區土地,給有興趣辦學團體開辦自資學位課程,預計可提供4000個學額。但是有學者認為,現在提供土地的規模,所產生能量不足以使教育產業化。學者進一步認為,曾蔭權未提及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,例如教學質素的要求,如何升格為大學等,因為不清晰,或許使一些有意參與的團體卻步。
另外,政府將撥款2億元,讓參與「創新及科技基金」或與本港科研機構進行應用科研項目的企業,享有投資額10%的現金回贈,不設上限;而在香港得獎的創意項目,政府會資助往海外參賽。這些做法,在推動創業科技產業,確實可以起到一定助力,但是有業者認為政府應優先買香港科研產品,才是對本港科研的實質支持。
醞釀數月仍然只有框架
缺具體實質內容使人失望
較早前退休科技大學 校長朱經武 ,在臨別贈言中也提到政府對科研支持不足,不少科研成果都未能為本港所用,而被其他地區或國家買去。這個情况,反映政府的創新科技政策不夠全面,仍有強化和改善的空間。
由上述例子,說明土地在本港發展產業的重要,政府從土地源頭解決問題,是做對了,但還需要相關政策配合。今年6月,曾蔭權接受了經濟機遇委員會發展6項優勢產業的建議之後,應該已將之列為施政重點,但經過數月的醞釀,昨日他在施政報告所宣示發展6項優勢產業的內涵,仍然停留在框架階段,沒有太多實質具體的政策措施,使人覺得政府的決心未算強烈。我們希望曾蔭權要求各個相關部門,仔細研議各個產業,制訂相關政策措施,加強推動力度。
曾蔭權今年的施政報告,回歸作為行政長官掌握香港大政方針的方向,不像去年那樣,讓施政報告淪為市民年度派糖的祈盼,這是對的;其次,行政長官施政講求穩定性、延續性和可行性,祈望每年都有偉大藍圖也不切實際;今年的六大優勢產業,其實是近年少有的施政重點,可惜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所鋪陳,使人看不到這些產業可能成為經濟新增長點的規劃。對此抱持厚望的人,難免會感到失望。